学生是祖国的未来,孩子是家庭的希望。随着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的颁布,全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。该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,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,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所以制定了本法。
说到家庭教育,那就不得不说一下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规律。人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,孩子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必须了解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,根据其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方式,使孩子能充分接受家长的教育方式,这对加强双方的亲子关系是有促进作用的,那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呢?
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:
一到三岁左右:内向,缺乏安全感
三岁左右的孩子好像凡事都会跟家长反着来,心理特点是内向、焦虑和缺乏安全感,同时个人意志,又表现极强的年龄。
这时候的孩子,心理上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。比如口吃、摔跤,有时还会紧张地发抖。情绪和肢体上的不安全感,经常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。而且,孩子还会试着去控制外界。比如:用哭、闹来达到他的目的。这个阶段的孩子,不适合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,父母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安定的生活环境。
四到五岁左右:自信、自我意识萌发
这个时期的孩子凡事都抢着自己做,特别喜欢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,通过学习他人的行为语言,做出与成人相似的动作。这个阶段,家长最不适合将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准备好,甚至替他去完成。这样反而会剥夺了孩子练习各种技能的机会,常此以往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。这个阶段,家长要尽量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、肯定,引导孩子去尝试更多新的行为技巧。
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,接下来就需要送孩子到幼儿园,使他融入到集体中,以团体生活为重心,学习、锻练与团体一起生活的行为规范。并且配合幼儿园的老师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,让孩子从生活经验中,发展出同理心,学会站在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。
六到七岁左右:独立、内心矛盾
七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把什么事情都朝坏的方面想象。这时的孩子会在意上学不能迟到、作业要及时完成、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学会整理、保存等。孩子从这时候开始,更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,也开始关注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。所以这个阶段,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,和有意布置他去完成某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并适时给予理解和表扬。
当孩子在不断地和外界环境“碰撞”的时候,会遇到很多疑惑和不解的地方。这时候,孩子的内心会产生矛盾、冲突,很多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孩子可能会产生波动较大的情绪化表现,会哭闹,或者发脾气。这时,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些反应,明白这只是情绪上的一种发泄,而不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。所以,家长要理解并接受孩子当时的行为举止,并能够参照孩子的成长规律,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,并给予安慰和疏导。
八到十岁左右:压力增加、反复犯错
小学阶段的学生,有一部分可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学习压力,有的学生不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上课容易走神等。孩子的有些行为,在家长看来会感觉是错误的,但是,这可能是刚进入小学的学生,最初的自我探索和认识世界的一种体现方式。
对于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孩子反复犯错,家长要抱着“理解”的态度,有足够的耐心。家长可以试着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,与孩子做约定,对于学校提出的、学生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上,要做到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。时间久了,孩子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。
十一到十四岁左右:叛逆、难以管教
小学高年级的学生,已经成长为少年,也已经有了他们自已的少先队组织,这时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是非价值判断,变得有思想、有主见,并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与理解。这时家长说教的方式会引起孩子的叛逆、反感。孩子还会跟家长“顶嘴、闹脾气、对着干”等。这时的家长要明白,这只是表象,这些行为的背后,其实是孩子希望被关注、被理解、被认可、被肯定、被支持。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和成长诉求,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与尊重。在与孩子的沟通中,家长不妨以朋友的方式与孩子亲近,在说教前先耐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,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。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提出,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。希望在接下来的家庭教育中,家、校、社三方携手,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、平和、信任的大环境,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,发挥自己的潜能,逐渐成长为勇敢的新时代的少年。